为拓展教师科研思维,提升教师科研能力,3月11日下午,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科研部副部长、浙江省高校“5246”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王延隆教授受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开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寇翔教授主持。
王延隆教授从如何认识科研课题、科研项目的分类和方向、课题选题的原则、如何把握课题和论文的关系、课题申报中的常见问题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王教授指出科研是新时代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能级的有力抓手,更是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绝好机会。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学习,要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其次,在选题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题目选得好论文成功一大半。要注重培养把“问题”当“课题”、“教学”当“研究”、“成长”当“成果”的意识,做好文献综述。要注意区分项目和论文的区别,项目或课题注重于研究计划,论文则偏向于研究内容。期间,王教授还详细讲解了项目和论文所需写的几点要素。最后,王教授就增强科研产出效率问题上,给出几点建议:明确文章的定位、从编辑视角进行论文投稿、提早做好科研规划设计等。
讲座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梁丽华教授向王延隆教授赠送了由梁丽华教授领衔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0年立项)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专著。
本期讲座为马院教师厘清了各类学术范式的差异,指明了在教育部课题申报中寻找选题方向的思路。不仅增强了思政课教师对于学术研究的动力和决心,也增加了在课题或论文写作上的知识储备。讲座后,王延隆教授对马院教师待申报的教育部思政项目课题申报书进行了一对一精准指导。马院教师纷纷表示,应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寻找研究的灵感、释放研究的结果,只有不断进行科研,在工作和教学中才能生出足够的底气。
文字:姚硕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街66号
电话:0571-86928050 邮编:31001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