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4月8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胡天生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开展“聚焦贯通联动,促进提质增效——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梁丽华教授主持。
胡天生教授从聚焦思政教育一体化内涵建设、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模式、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队伍、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螺旋上升、发挥思政资源一体化特色优势等五个方面展开讲授。
第一,胡教授以“何以一体化、为何一体化、如何一体化、何以成一体化”等四个核心问题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内涵建设及其重要性,强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需要一体化,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演进需要一体化,补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短板需要一体化。第二,胡教授介绍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浙江做法,以“七个一”强化一体联动机制,浙江各地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需合力,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不同模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三,胡教授强调要选树“领头雁”,筑牢思政育人“主心骨”,传好“接力棒”,锻造思政育人“生力军”,架起“连心桥”,构筑思政育人“同心圆”,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教研队伍。第四,胡教授认为要贯通联动,促进思政教育一体化螺旋上升,关键在“统”,核心是“通”,打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学校与社会的藩篱,强化内在逻辑与学段特色,守好一段渠,护好一条河,种好责任田。第五,胡教授认为要充分发挥浙江“三地”“两先行”独特的思政资源一体化省域优势,深入挖掘与利用所在地的德育资源,既“接天线”又“接地气”,让学生发现和沉浸于自己亲近的空间场域,增强亲和力与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最后,胡教授就共同体建设如何扎根、学理研究如何深化、教学生态如何重塑、思政教育含金量如何提升等几个问题的思考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对相关工作推进、课题申报给予了指导,建议老师们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某个点去突破,激励老师们将这件“党中央有号召、浙江省有优势、全社会有期待”的事探索好、实践好。
讲座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梁丽华教授向胡天生教授赠送了由梁丽华教授领衔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20年立项)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高专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专著,以及我校文创产品,带领胡教授参观了马院文化墙,向胡教授介绍了马院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成果。
马院教师纷纷表示,胡教授关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理论阐述与经验介绍提供了有益参考、带来了充沛活水,今后在教学、科研中将进一步深化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认识、实践,争取开创我校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方面的新格局。
文字:董凌芳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4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正街66号
电话:0571-86928050 邮编:310018 浙ICP备09058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