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第31期青雁学堂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挖掘教师学术兴趣,提高论文撰写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曦博士做了题为《马克思对妇女解放的现代性旨向与妇女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的论文汇报,从论文构思、撰写、展示等方面为学院教师做了汇报交流。

陈曦博士围绕“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对妇女解放的现代性超越”,“妇女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及“‘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的普遍意义”四个议题对论文撰写过程进行了深度解读。
她从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出发,发问“在探索妇女解放现代化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藉此提出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即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中挖掘妇女解放的现代化理论旨向,从而在党领导的妇女解放实践中归结妇女解放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就理论旨向而言,马克思通过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来批判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同时也通过对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的扬弃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现代性,从而在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中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探索路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重构将现代化发展带入到多样性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妇女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旨向。
就实践逻辑而言,循着马克思主义为妇女解放现代化所提供的现代性理论旨向,党领导妇女历经百年解放历程,探索出以妇女群众为主体,劳动解放为基础、革命斗争为途径的实践逻辑,不断推动以人的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新现代性的建构。
最后,通过对理论旨向和实践逻辑的归总,提炼出妇女解放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在中国经验党领导妇女解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百年变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妇女共富的劳动逻辑、三个平等的价值逻辑和妇女命运共同体的群众逻辑开创了妇女解放文明新形态。
陈曦博士的论文分享引发了老师们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问题意识是学术论文撰写的开门砖,如何将研究兴趣转化为论文撰写的问题意识,既需要研究者本人的学术积累,更需要同行间的汇报交流。
文字:陈曦